AI给我最大的启发是 Prompts。今天不少人用 DeepSeek 赚钱,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物化商品就是 Prompts,也就是教你如何跟AI对话。尽管DeekSeek 本身有很强的推理能力,对 Prompts 技巧的要求已经相当低了,但你还是会看到网上有大量排版精美的Prompts教程。
在 ChatGPT 一石惊浪的时候,有人将 Prompts 译作“咒语”,好像掌握了这个技巧你就象拥有巫术一样强大无比。我超喜欢这个译法,不过现在似乎很少人这么叫了。
让官差为你工作
前段时间帮人去派出所报案。我极缺乏跟官差打交道的经验,因此去那里就象中学时去拍 x 光片一样忐忑畏惧,潜意识充满排斥感。我小心翼翼地托着一大摞打印出来的证明材料(主要是微信聊天记录),觉得准备已经很充分了,但也知道这不可能会顺利。
经过岗亭,来到接待处。接待处问办什么事,我说报案,报什么案呢,我说“诈骗”,,什么诈骗?…把情况简单说明了一下。然后开始等待,好看的前台警花说叫警察下来。我都不知道如今的警方竟如此亲民,还设置了等待席位。
没多久就来了个警察。细节不重复了,简单来说就是,警方对事情的定性是有相应标准的,民间说法很难耦合上。所以 在我讲了五遍或六遍,以及局部做了数十遍重复后,警察确认不能以诈骗立案。然后探长来了,我又讲了数遍后,最终就是不能立案。
我当然不是要说探长或警察有什么不对。我只是突然想到AI的工作原理,你给了错误的 prompts,就只能得到一堆完全没用的回复和心灰意冷的挫折感。但在我们的审查体系之下,你还可能得到一串违法或违规的警告。
但是派出所毕竟还不是AI,你没必要一把揪住我的 prompts 来回挑毛病,却不关心我要解决的问题吧?作为一个数十年生的良民,哪里会懂得这么多奇奇怪怪的,事实上完全不合理的门道?我念错咒是因为我本就不是干这个的,你们会念的倒是给个门路啊?哪怕是“去找律师咨询下先”。
我开始意识到,今天这一趟纯粹是浪费时间,而且它一次性动摇了我对很多事情的理解。说得严重一点,我们往往把法律作为最后的救济手段,但在我生命中仅有的一次向它救助时,由于咒语念得不对,我被无情地拒绝了。
“你要好好梳理一下,再重新来提交 prompts,”探长的告别语大致是这样,“如果下次念对,你就会得到正确的 feedback;要是没对,就再来一遍。”
所以,即便陈桂林来向大陆公安投案,如果咒语不对,也是无法被受理的。我显然不会再回去那家或任何一家派出所,但却对Prompts有了更深的理解。
生活中的Prompts
作为牛马,你若能对老板输出正确的Prompts,便可以安然度过风浪,在目瞪口呆的同事眼前获得晋升;给同事正确的Prompts,他们会心甘情愿地帮你干活……反面例子也很多,比如“喝热水”近年成为失败Prompts的代名词。我们人生中的诸多遭遇,虽然说起来可能有千般羁绊,但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简化为“一次正确或错误的Prompts带来的结果”。
在市场营销中,华杉说好的广告语要发出行动指令,让人下意识地按指令进入购买流程。这无疑是广告中的咒语,就象“收礼只收脑白金”一样。但我还想到一个场景,就是品牌本身的感召力。如同上次跟人聊起荣耀我就想,“荣耀”这样一个品牌,它名称里所蕴藏的价值其实比手机或周边产品还要大。换言之,一个好名字很可能比好产品还重要,它本身就是最好的咒语。
这是一个先天的优势,其它品牌很可能要通过后天艰难的养成才能获得人们的拥戴。我相信华为今天如此富有号召力,和过去这么多年的含辛茹苦是分不开的。尽管华为其实在字面上已经是个颇有意义的表达。尤其是考虑到“巨大中华”里,巨大都已成为过去 ,而中兴基本上成了一家二流企业的现状。
好名字怎么来?大概是赖声川说的文化母体。母体又是什么?早年有部喜剧片《疯狂的石头》,里 面 台词说“城市是一个母体”,这是个有些狭隘的地理概念,但也很有意思,它表明母体与从属性是对应的。
母体除了地理性还有时间性。我们对有历史感的东西有天然的亲近感。就象塔勒布说的,已经存在一千年的东西,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会继续存在一千年。
当然时间性也不只是久远的东西,流行也自有其价值,甚至能更快地实现渗透,只是要面对更严峻的时间的拷问罢了。
词语的哲学
MidJourney刚面市的时候我就买了它的会员。遗憾的是,我不仅英语差,而且根本分不清那么多艺术家或流派,以及涉及到摄影摄像的专业术语。所以没用两天就放弃了。如今的AI已经非常平易近人,可以用自然语言与之交流了。尤其是深度思考的出现,AI能够相当精准地“理解”提问者的需求并进入拆解,通过网络搜索与分析来生成答案。
但是Prompts的重要性并没有降低。这一方面是随着AI生产力的提高,我们对它的期待也提高了。而这种期待,过于简陋的Prompts是无法达成的。另一方面则是,AI理解力的提升也反映了它“思考”的发散性,不当的Prompts会得到幻觉或偏离方向的结果。
我不曾想到是AI让我真正认识到语言的重要性,而且它也完整地解释了我看似轻松实则充满挫折的人生。华杉曾经讲过“四大逻辑”,其中“词语的哲学”强调了表达的准确性。这个准确性不仅仅是讲话的人清楚地知道自己要表达的是什么,而且信息接受者也要准确理解他表达的是什么。
这可能不算很有趣。近期有位Prompts大神李继刚因为擅于驱策AI工具产出美轮美奂的作品而享有盛名。前几天他在推上写了这样一段话:
写提示后,才感知到,文字是有重量的。 有的字,一字干钧。有的字,轻如鸿毛。 每个字都像是广义相对论里描述的力一样,不同程度的改变着周围的时空场。 有时候,改了一个字,但整个能量流动路径发生了巨大变化。 写每个字,都小心翼翼,斟酌再三。 敬畏文字。
这段文字富含感情,显示他是个很细腻的人呢。当然Prompts也不一定都要谨小慎微,比如川普那一套以MAGA为关键词的法西斯Prompts,就成功地催眠了美国选民,让他得以登上了美利坚的铁王座,时时刻刻地呼风唤雨。
发表回复